北京新设经营主体增长超两成 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突破1.1亿次 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贾珺)记者4月28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北京2023年第一季度,新设北京市新设经营主体6.8万户,经营同比增长21%,主体增长执照实现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“开门红”。超两成电据统计,营业亿次北京市注册企业总数突破200万户大关,调用注册企业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量突83%,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。破1
据了解,北京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,新设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迭代升级改革举措。经营一是主体增长执照深化改革,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。超两成电制定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,营业亿次提出“营业执照加载企业码”“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企业住所信息库”“支持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”等13项降低经营主体准入成本举措;制定支持网络经营者发展意见,允许个体网店将网络经营场所变更为线下实体经营场所;推动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企业身份通用标识,企业开办事项间实现无介质“一照通”。截至一季度末,北京市已有180余万户企业加载企业码,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突破1.1亿次。
二是柔性执法,厚植企业发展沃土。一季度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一系列政策综合发力,助力企业迅速恢复经营。审慎经营异常名录管理,设置信用惩戒“缓冲期”,共13410户主体在缓冲期履行义务,避免信用受损;开展公示信息“自我纠错”,纠错后免予处罚,惠及经营主体17.4万户;简化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程序及证明材料,截至3月底,已有19215户经营主体通过简化程序快速恢复经营。
三是优化服务,助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。优化办事流程,创新便利连锁企业“1+N”办理模式(“1”是集中登记,“N”是在有条件区域提供“证照联办”“一业一证”叠加办理,最大程度“减材料”“减时长”“减跑动”)。发挥标准引领,助力企业提质增效,践行“3+X”标准化区域协作模式。今年第一季度,已累计发布81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;深入实施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“惠百城助万企”活动,初步建成北京市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信息库,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、发挥聚集效应提供支持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
相关阅读
- “五一”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!这些方向还能“捡漏”
- 肠道菌群研究的转化潜能
- 购物新狂欢!“疆品南下粤品北上”线上主平台三师主题月正式开启
- 尔滨!用一份柑橘地图和你交换冬天
- 中国经济新春面面观
- 多粘菌素 B 为基础联合治疗泛耐药菌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
- “二次元食品”,高校乡村帮扶的新探索!
- 食品添加剂问答之食品分类系统(二)
- 价格不菲!销量惊人!央视曝光:都是假的!很多人每天吃!
- 赭曲霉毒素A标准检测方法(二)
- 高含量碳酸钙基体中氟化钙的准确测定(二)
- 金樱子棕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(二)
-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- 粤喀中小学生足球冬令营结束,新疆学子:“舍不得离开广东!”
- 农业循环经济中食用菌产业经济研究(二)
- 褐变黑枸杞抗氧化作用的研究(一)
-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-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(二)
- “二次元食品”,高校乡村帮扶的新探索!
- 粤剧、潮剧、客家采茶戏……过年睇大戏啦!|最浓年味广东藏不住了